close

一直以來,總看到新手們談論起反手高遠球,便心驚膽顫、小生怕怕的。其實並沒有那麼恐怖,反手高遠球並不怎麼難以練成。
        整套的反手動作我就不細說了,直到擊球觸球前的動作,如抬肘、小臂內旋等。說穿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準備肌肉”,準備好相關的肌肉群,為以後的小臂外旋、轉(展)腕做準備罷了,並不見得是如何關鍵的東東。即使沒有這些肌肉群的準備動作,一般人也能隨便反手到中後場的,當然不會是很到位,但也差強人意。

        現在說到關鍵處了,就是羽球拍拍柄在手掌內的動作細節,這個才是最關鍵的。大家先要有一個物理概念,即拍柄在手掌內在各手指的作用下,形成了一個“杠杆”,支點大約在食指的根部吧,拍柄端的施力方,撬動了拍頭端的運動,給了拍頭甜區一個瞬間高速度,觸球時這個拍頭的瞬間速度值越高,當然反手球就打的越遠(暫不考慮拍面等其他因素)。

        既然球拍是個“杠杆”,那就好理解了,拍柄端的施力大致有二:一是拇指的向前按下,再就是後三指的向後收緊。這兩個作用力對拍頭端加速的效果,除了身體素質的絕對力量因素外,還有一個要點就是“力的行程”,即是要讓拇指前按、後三指後收緊的發力行程要越長越好,這樣一來,哪怕你的絕對力量較小,但施力的距離較長,作用力不斷地給拍柄末端產生加速度,最後達到最高的拍柄末最高速度,當然同時拍頭端也達到最高的瞬時速度。

        上面廢話了半天,就是要求你在反手擊球前,握拍要非常非常的“鬆”!能夠確保你的兩個施力點的“行程”要足夠長。到底握拍要鬆到什麼程度?只要你保證不會將球拍甩飛就行。這應該有點像是教材裏面說的“輕鬆發力”了吧?我也不大清楚是誰說的理論了,好像是肖傑吧。

        想起以前剛開始練反手高球時,拍子抓的較緊,而後死命翻掰手腕,哪怕全身配合發盡全力卻怎麼也打不遠,除了影響到發出最大力峰值外,最大的錯誤就是發力的行程不夠,物理學上說對物體瞬間施力,就會立即給它一個加速度,F=m*a 嘛!而要是不停地給它施力呢?當然就是不斷地給它加速度,讓物體的速度不斷地得到提升了。

        或者我們換一個思維,如此動作或許不能讓你發揮出最大的力量,但換來了更長的“作用力行程”,得到了更長的加速行程,是不是更合算呢?

        再談一個稍為次要一點的因素,那就是“觸球時間點”的選擇。當杠杆的拍頭端達到最高的瞬時速度時,這個時刻就差不多應該是你的擊球時間點。這就是所謂的“發力發透”。本來你的拍頭速度最高能夠達到 100,但你在剛達到 80 的時候就觸球了,效果當然就不行的了。這裏就涉及到你的空間感、手感、對來球的判斷了。

        這裏的發力練習也是有竅門的,一開始不要追求達到你的力量的峰值,而只要求達到“發力行程”的最大,即是先把反手動作做好,輕輕發力,而發力的時間、距離長一點,爭取在行程的末端時觸擊到來球。逐漸地培養出手感後再慢慢的加大發力,最後才爭取達到你的最大力量峰值,同時也要保持住較長的“發力行程”。我在跟老先生、老太太、小朋友們玩球時就是這樣練的,(當然這些場合也不允許你發全力的),其實反手輕輕的一彈,羽球也跑的夠遠夠高的了。

http://www.yitongsport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一統羽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