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體能訓練方法的綜合分析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羽毛球是一項動作精細,技戰術複雜多變,對抗激烈的競技專案。當今世界羽毛球運動水準已發展到一個新的水準,它不僅要求運動員具有成熟的技術,靈活多變的戰術,而且更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可見運動員的心技體的統一,是取得優異成績的重要保證。
  好的成績,來源於科學的選材與科學的訓練。目前,世界各羽毛球強國均積極從事羽毛球的科學研究,但很多研究都停留在一般的水準上,如對運動員的體型、素質的研究,對運動員的技戰術的研究等[1]、[2],而對羽毛球的體能訓練方法與手段的研究較少。
  目前,有關羽毛球的訓練方法與手段五花八門,種類繁多,有技術訓練,體能訓練,心理素質的訓練等,這些訓練的方法對羽毛球運動是十分重要的。爲了更有效地提高羽毛球運動水準,爲羽毛球運動員提供扎實的、雄厚的體能基礎,本研究著重研究羽毛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問題。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羽毛球的訓練是一項集心技體於一體的運動,因此,在訓練時,首先必須瞭解羽毛球運動的體能,心理素質特點,並儘量在訓練中做到,既訓練體能,又培養心理素質,同時又能提高運動技術水準。
  體能的訓練方法很多,但真正既能提高羽毛球運動技術水準和羽毛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的訓練方法卻不是很多,爲了探索提高羽毛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的有效方法,首先必須瞭解和分析羽毛球體能的生物學特點,如羽毛球比賽對人體的物質代謝與能量代謝,羽毛球運動員在比賽時疲勞與身體機能下降的特點,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1.分析當今世界羽毛球的發展特點,探索羽毛球比賽時所需的身體素質。
  2.分析羽毛球比賽時的時間結構,測試羽毛球比賽前後運動員身體的生化變化,探索運動時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的特點。
  3.分析有關羽毛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方法,並尋找出一些既能提高體能,又能培養心理素質,更能提高技戰術的有效的訓練方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根據羽毛球運動的體能特點,劃分羽毛球運動的技、戰術風格、羽毛球比賽的時間分佈,羽毛球訓練手段的分析等進行探討。

第一節 羽毛球比賽的技術特點的發展
  快速、進攻,是球類運動發展的共同規律。自有羽毛球運動以來,在一般相當長時間內形成了傳統的〝移、准〞的打法 [3] 。在亞洲盛行後,隨著羽毛球的發展,世界羽毛球技術迅速提高到一個嶄新的水準。尤其是在六十年代初、中期,中國羽毛球隊從學習桌球技術中得到啓發,以快爲核心,突破羽毛球手法、步法的研究,探索並總結出一套在比賽中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進入八十年代,世界羽毛球技術在快速進攻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4]形成〝快、狠、准、活〞的技術風格。近年來,國內外優秀羽毛球運動員的技術風格的確發生了新的變化。中國羽毛球選手韓健以其堅定的意志,摸索出來的變速、準確控制落點、拉開四方球結合突擊進攻的打法,屢建戰功。印度的普拉卡什、丹麥的英登是在他們全面、熟練的技術基礎上加強了速度和進攻,使他們的技術水準突飛猛進,成了重大國際比賽中的有力競爭者 [5]、[6] 。
  爲了更有效實現一定的技術風格,研究者運用了生物力學的手段進行科學的分析,王禾等對 [7] 。陳慶宏等利用高速攝影機,以96格/秒從正面定點拍攝羽毛球運動員的大力扣殺,分析大力扣殺的速度、高度的角度,分析了大力扣殺技術中擊球臂動作,從而找出影響大力扣殺速度、落點的因素 [8] 。

第二節 羽毛球比賽的時間分佈與特點
  羽毛球比賽中,運動員的物質代謝與能量代謝特點是屬何種類型?運動員的運動能力與素質,體能有何關係?這些均是羽毛球比賽時必須解決的問題。從80年代開始,許多學者均對羽毛球比賽的特點進行分析。大陸謬素等對羽毛球比賽時間結構,羽毛球技術風格的生理學基礎進行研究[9]。並分析了比賽時間結構與能量代謝的關係。鄭元旦研究比賽的時間結構,並提出羽毛球體能訓練手段的選擇[10]。鄭元旦的研究表明,羽毛球比賽時間結構是由短時間的一次高強度運動與短時間的間歇交替組成的,運動密度很小超過45%,多在26%與45%之間。在這個密度裏的運動時間是由幾十個到一百多個段落組成的,其中1至10秒的段落占80%左右,只有20%左右是持續11秒以上。這種比賽的時間結構方式決定了能量代謝的特點。在短時間的劇烈運動中,肌肉活動的能量主要靠磷酸原供能系統ATP-CP分解。在ATP-CP未能耗盡時,又得到間歇的恢復,如此反復,直至比賽結束。同時要提高羽毛球運動能力,就必須提高ATP-CP的供能能力以及有氧代謝能力。

第三節 羽毛球訓練手段的分析
  運動員的意志、作風、臨場的心理變化以及技術體能的狀況和戰術的運用等,與比賽的勝負有著密切的聯繫,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繫的,也是相互影響的。而其中的體能,對技術的發揮,戰術的運用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許多研究者均把主要精力放在羽毛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的研究上。
  大陸謬素通過研究羽毛球各種訓練手段的血乳酸變化探討羽毛球的專項體能訓練[11]。謬素測定了接四角球、殺球上網、步法練習等訓練手段的血乳酸,提出了通過多球訓練提高羽毛球運動員的體能的訓練方法。大陸生化學者林文弢等在研究羽毛球運動員的多球訓練,提高運動員專項體能的方法[12]。林文弢的研究發現,在羽毛球多球訓練中,球數與組合的不同,訓練專項體能的目的也不同,如採用10球×20組(組間間歇30秒),可提高運動員的磷酸原(ATP-CP)的供能能力,提高運動員的速度素質;採用20球×10組(組間間歇40-60秒),或50球×4組(組間間歇1-1.30分)的多球訓練,可提高運動員糖酵解供能能力,提高其速度耐力。如果在多球訓練中配合技、戰術等的訓練,則可達到羽毛球心、技、體能綜合訓練。大陸程勇民等通過研究中國羽毛球運動員的體能現狀與運動成績的關係後指出,中國羽毛球成績的下滑與運動員體能下降關係十分密切[13]。從而提出了在原來傳統訓練方法基礎上,結合200-100-50--50×(6+2)形式的變速跑,能有效地提高羽毛球運動員的專項耐力。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運動生物化學
  運動生物化學是生物化學的一個分支,是生物化學在體育運動實踐中的應用。運動生物化學是研究運動對機體化學組成的影響和運動時物質代謝的特點及能量轉變規律的一門新學科。運動生物化學爲訓練科學化提供依據 [14] 。
二、磷酸原供能
  在運動生物化學中,磷酸原主要指三磷酸腺甘(ATP)和磷酸肌酸(CP)。由ATP和CP爲肌肉收縮提供能量常稱爲磷酸原供能(或ATP-CP)。磷酸原供能的時間較短,在大強度運動中,維持6-8秒,但輸出功率是最大的。
三、糖酵解供能
  糖在無氧的條件下,分解成乳酸,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常稱爲糖酵解,由糖酵解産生的能量,使肌肉做功,這種供能稱爲糖酵解供能。糖酵解供能的高峰期爲45秒,輸出功率僅次於磷酸原供能。
四、血乳酸
  血乳酸是糖無氧酵解的最終産物。通過血乳酸的含量,可評定運動員強度及運動中的代謝特點。血乳酸的正常值常爲2mml/L。血乳酸值隨運動強度的加大而增加。
五、羽毛球的時間結構
  羽毛球比賽時間結構常分爲回合運動時間和間歇時間。比賽從發球起至死球爲回合運動時間,從死球起至下回合的發球前爲回合間歇時間。羽毛球比賽就是由多個回合的運動和間歇組成的。
第五節 研究範圍
  爲了更好地分析羽毛球體能的訓練方法,爲羽毛球的科學訓練提供科學依據和實用有效的訓練方法,本研究首先必須調查和分析近幾年來世界羽毛球發展的特點,測試和分析羽毛球各種體能訓練方法的結果,測試和分析羽毛球國內外比賽的時間結構及比賽前後的某些生化指標的變化。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物件
1.研究物件爲左營訓練中心
  羽毛球選手21人,男10人,平均年齡爲21.21±2.3歲,平均體種62.4±6.3公斤;女11人,平均年齡爲20.21±2.33歲,平均體重爲58.5±4.10公斤,平均訓練年限爲7.52±2.30年。
2.同時通過跟蹤測試或錄影觀察法
  研究參加92年奧運會羽毛球比賽,國際〝美孚杯〞邀請賽,92年奧運會羽毛球決賽的羽毛球運動員。
3.文獻研究法
  主要搜集近20年來大陸與我國有關羽毛球技戰術分析和科學訓練的論文。
第二節 研究方法
一、羽毛球運動員一般身體機能測試
  在一個訓練周期中,選擇早晨,運動員未起床前,抽取受試者指尖血液,分析測定其血乳酸等生化指標。
二、羽毛球訓練的生理生化測試
  選擇訓練周期某些訓練日,結合訓練中有關體能訓練及技戰術訓練的計劃,分別於測試前、後抽取受試者的手指指尖血液,測定血乳酸,並在每個訓練手段結束後用以上的方法測定血乳酸,用PE3000心率遙測儀追蹤訓練全部過程的心率。
三、羽毛球比賽情況的統計分析
  通過現場觀察統計和錄影帶觀察統計的方法,跟蹤測試國際全國羽毛球比賽共57場比賽,用秒錶進行測定統計運動時間和間歇時間,在統計的同時立即記錄統計表。
四、生理生化指標的測定方法
 (一)心率的測定
  在運動前後及訓練方法手段使用前後測定心率,運動員胸部攜帶Polar心率發射器,將運動手腕部帶心率接收表,設定每5秒記錄一次心率,每次均貯存於心率接收表中,並及時通過遙測心率系統將全部心率打出,心率的分析情況及分光統計均由電腦完成。心率遙測僅採用芬蘭的PE3000心率遙測儀。
 (二)血液的收集
  選擇運動員的非握拍手,在指尖用75%酒精消毒後,採用一次性采血針穿刺指尖,抹去第一滴冒出的血球,再定量收取指尖末梢血液。
 (三)血乳酸的測定
  用抗凝毛細管取受試者手指指尖末梢血液0.1ml離心後取上清液,通過桌上幹式生化分析儀(日本産EKACHM DT SYSTEM)分析血乳酸的含量。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當今羽毛球比賽的特點
  50年代印尼選手陳友福以快速的下壓擒網爭取主動的打法,取代了當時流行的拉吊打法。60年代中國的〝快、狠、准、活〞的技術風格以絕對的優勢壓倒各路羽壇勁旅,被喻爲無冕之王。70年代印尼又在〝快〞字上作文章,發展了劈殺和雙腳起跳扣殺技術,從而幾乎壟斷了當時世界羽壇。80年代〝以快爲主、以攻爲主、以我爲主〞的戰術指導思想又使中國獨佔羽壇鼇頭。可見,〝快〞是羽毛球運動的核心。
一、當今世界羽壇的比賽特色
 1.羽毛球風格的雛形:以英國爲代表的防守型打法
  原始的羽毛球運動也稱毽子板運動,源於英國,1883年英國的14家羽毛球俱樂部組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正規的羽毛球協會,重新修訂了規則和規定了統一的場地標準,並於1899年舉辦了首屆全英羽毛球錦標賽。1870年到1934年間,羽毛球運動先後在歐洲、亞洲、美洲的一些國家普遍開展起來,其中以英國運動員的水準最高。這一時期羽毛球水準普遍較低,打法較爲簡單,主要是以打四方球爲主。這種打法球速較慢,運動員在打球時重心低,技術動作很大,主要以穩和防守出色取勝,從而形成了最爲原始的以控制落點和打四角球爲主、側重防守的〝慢、穩、守〞技術風格。1934—1947年間,英國、美國、加拿大、丹麥等歐美國家的選手稱雄于國際羽壇。
 2.羽毛球風格的革新:以印尼爲代表的快速進攻性打法
  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東南亞國家的羽毛球運動開始崛起。這一時期,印度尼西亞選手革新了以往的〝慢、穩、守〞打法,在穩的基礎上結合突擊扣殺,加強發球、回球的攻擊性,加速球速,提高了進攻性的高、吊、殺戰術水準,球的落點也控制得當,突出了〝快〞和〝准〞兩字,從而開創了亞洲人稱雄國際羽壇的新時代,印尼的陳友福是第一個使用快速打法的運動員,用快制慢較爲成功。從1948年到1979年的11場湯姆斯杯賽中,印度尼西亞隊獲得了7界冠軍,馬來西亞隊獲得了4界冠軍。
 3.羽毛球風格的發展:以中國爲代表的〝快、狠、准、活〞的技術風格和〝以我爲主、以快爲主、以攻爲主〞的比賽風格。
  60年代初,大陸在訓練過程中,他們一方面吸收和消化亞、歐強手的先進技術和打法,一方面又不斷地改革創新,在探索中逐步認識到:只有步法到位,擊球點高,進攻性強,才能加快球速,縮短球的滯空時間,才能迫使對方疲於奔命,出現漏洞,因此步法的快捷到位是羽毛球〝快〞的主要方面。在步伐上進行改革,提高了場上的移動速度,以爭取時間和空間,形成了以〝快〞制勝的主動進攻打法。之後大陸福建隊又進行手法革新,突出了動作小,出手快,爆發力強的技術特點,強調動作的一致性,形成了以〝活〞爲主的積極調動對方,伺機突擊的打法。形成了〝快、狠、准、活〞的技術風格和〝以我爲主、以快爲主、以攻爲主〞的大陸比賽風格。
 4.世界羽毛球風格朝著〝更快、更准、更狠、更活〞的方向發展
  隨著大陸羽毛球的崛起,外國同等們也逐漸認識到大陸打法的先進性,便紛紛出重金爭相聘請大陸的教練及退役的優秀運動員出國任教,在自己傳統打法的基礎上,努力吸取大陸風格之精華,並力圖有所創新。因爲他們清楚看到,大陸堅持〝快、狠、准、活〞的打法已有多年,且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如果一味地跟著大陸學,就很難有所突破,也就很難戰勝大陸,只有做到了〝更快、更准、更狠、更活〞才能打敗中國,獨佔世界羽壇之鼇頭。
  印尼和馬來西亞都有大陸的前世界冠軍執教,近年來,他們不僅吸收了大陸風格之精髓,而且更加突出了體能訓練。因爲〝更快、更准、更狠、更活〞前提就必須要有十分出色的體能,現在羽毛球比賽的持續時間越來越長,有時一個來回要打100多拍,最長的一場比賽持續近2小時,對體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據印尼的教練介紹,他們一般每周跑1次上山10公里下山10公里,還有2次3000公尺的訓練。南韓也把體能訓練放到了很重要的地位,每天上山8公里和下山8公里是南韓運動員引以爲豪的〝訓練一絕〞。同時,他們也更強調技術的全面性,因爲現代羽毛球正朝著更全面的方向發展,光靠技術或光靠體力取勝已不大可能,現代羽毛球的競技能力就像一個裝滿水的桶,任何一方面的漏洞都會導致整體水準的下降,同樣,要想提高羽毛球整體水準,也就必須在技術、戰術、體能、心理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近年來,印尼的魏仁芳、蔡祥林、佐戈、王蓮香,馬來西亞的傅國強,南韓的方銖賢等脫穎而出,頻頻在世界大賽中擊敗大陸選手而奪得冠軍。他們之所以能在世界大賽中叱風雲,威風八面,就是因爲他們不但技術全面,而且速度快、體力出衆,既能在關鍵時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擊對手,又能在相持不下的疲勞戰中將你拖垮。

二、羽毛球運動〝快〞的技術特點
  縱觀世界羽毛球的發展歷史,技術風格的演變都與〝快〞字緊密相關,而就〝快〞字本身也是千變萬化的,沒有統一的格調,綜合起來講,羽毛球運動中的〝快〞主要表現在以下八個方面。
 1.反應快
  反應快是羽毛球運動員的必要條件之一,因爲該專案主要是根據視覺判斷來做出動作反應,雖然有時運動選手可憑藉準確的預見能力做出反應,但大多數情況下還是以視覺反應爲主。反應這種心理能力受遺傳因素的影響較大,所以在選材時,就應該把好這一關。
  2.預斷快
  預斷是對對方球路的一種早期判斷,包括對空間、時間、位置和距離的判斷及拍與拍之間的連貫意識,它是羽毛球運動中最重要、最有發展潛力的一種能力。快的預斷能力不但可以彌補反應和移動速度上的不足,還可以節省許多體力。如80年代印度球星普拉卡什雖然下肢移動速度不是很快,但卻具備了快速準確的預斷能力和出色的擊球連貫意識,常常使對手感到難以應付。
  預斷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比賽得以改善的。對青少年運動員來講,提高其預斷能力是提高其整體運動員水準的很重要一環。
 3.選擇技術動作快
  與體操、武術等預先編排好的成套動作的比賽不同,羽毛球比賽沒有規定的套路,其技術動作要根據對方的回球做不斷的變化,而羽毛球在空間飛行的時間是非常短的,這就要求運動員在選擇技術動作時,一定要堅決果斷,不能有一點猶豫。儘管羽毛球在技術要求上是強調一致性的,但在實際運用時仍有一定的差異,如殺球動作就要比吊球動作大且發力早。
  選擇技術快慢與平時練習掌握技術動作的熟練程度有關,技術熟練度與選擇技術動作的快慢成正比,因此打好基本動作,熟練掌握各種技術動作,對提高水準極其重要。
 4.完成動作快
  羽毛球場上的〝快〞主要是通過下肢移動(步法)上肢擊球(手法)表現出來的,這兩者又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經過後天長期艱苦訓練才能獲得,青少年正是掌握和發展這種能力的最佳時期,因此要不失時機,全力抓好對這一能力的培養。
 5.球速快
  球速快是指出球突然性強,球在空中飛行的速度快、時間短。球速與下列因素有關:(1)擊球的力量。(2)擊球的高度,即通常所說的高打、前打和快打。(3)擊球的角度、方向。(4)球本身的重力。另外,運動員的球感對球速也是有影響的,球感越好,對球速的控制也越好。
 6.變化快
  變化快是指比賽時戰術變化快和在快速的基礎上變速能力強。羽毛球比賽場上情況千變萬化,光靠一種打法、一種速度很難應付各種不同的對手,因此要想爭取主動,必須要根據場上不同的情況隨時變換戰術或突然變化速度以達到打亂對方節奏的目的。
 7.恢復快
  高水準的比賽緊張激烈,時間長、節數多、體力消耗大,如果技術水準相當,耐力就成爲決定性因素。羽毛球不同於周期性專案,它是一種變強度運動,在整個比賽過程中有較多短暫的間歇,因而羽毛球的耐力又取決於身體短暫間歇後的恢復能力,這種恢復能力又與訓練水準成正比,所以要想提高恢復能力,重點爲確實做好體能訓練。
 8.適應快
  適應快也是高水準運動員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適應快包括:起跳揮拍、負重揮拍、擲實心球、負重跳躍等練習都可以提高骨胳肌ATP-CP的含量及CK等有關的活性。力量訓練宜安排在技術或速度、速度耐力訓練後進行。
  此外,還必須結合專項特點進行柔韌性、敏捷性、運動幅度、運動頻率、時空感應判斷能力等訓練。

 

http://www.yitongsport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統羽球 的頭像
    一統羽球

    一統羽球的部落格

    一統羽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