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踝關節損傷的診斷與治療

當發生踝關節損傷時,應立即詢問患者踝關節受傷的經過、地點、時間以及受傷的姿勢。辨別受傷的部位,查明損傷的輕重,以及有無骨折的存在,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如果在損傷後不迅速及時地治療, 就會使踝關節的功能不容易恢復正常,造成走路疼痛,嚴重的還會在今後的運動中反復出現扭腳或因踝關節鬆弛發生脫臼。
  
  一、損傷後的診斷
  
  (一)外側韌帶的損傷,局部檢查可發現外踝前方有腫脹或明顯的壓痛點。如足被動外翻時,則疼痛加劇,壓痛點在外踝尖及其後下方,多爲跟腓韌帶受傷,若在外踝尖的前下方,則爲距腓前韌帶受傷。
  
  (二)內側副韌帶受傷,內踝韌帶受傷處有明顯的壓痛,被動外翻時,疼痛加重,局部有時可見青紫及腫脹出現。
  
  (三)踝關節挫傷,多發生在激烈的對抗運動中,兩足相互擊撞,導致踝關節處發生青紫紅腫的挫傷,其壓痛較明顯。有時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韌帶損傷。
  
  (四)骨折,如果在踝尖部有明顯的局限性壓痛,特別是針刺樣疼痛,那就不是單純性的韌帶損傷,則應考慮撕脫性的骨折存在。沿小腿縱軸方向叩擊足跟,骨折處疼痛加劇,多發生在外踝腓骨遠端。必要時應拍片確診。
  
  二、損傷後的處理和治療
  
  (一)傷後立即就近用冷水直接淋傷處5~10分鐘;或用冰塊、冷水浸過的毛巾外敷,然後可用外敷藥,並用繃帶包紮固定。冷敷能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抑制神經,有止血、退熱、陣痛和防腫的作用。若有條件可用氯乙烷噴灑傷處,進行暫時的蒸發冷凍。
  
  (二)當扭傷較輕時,在扭傷24小時後,局部可用酒精,正骨水擦敷,以減少血腫的形成和疼痛。扭傷後患者盡可能不要走路,睡覺時腳部墊高,以減輕腫脹。
  
  (三)按摩,傷後兩天可在踝關節周圍用輕的推摩、揉、揉捏、切法理筋等手法按摩,再用一手的拇、食二指分別夾持內、外踝的間隙,另一手握足趾,做屈位,做牽引,並在牽引下使足左右輕輕搖擺和內外翻數次,然後做背伸、背屈,如此反復多次,亦可配合理療和針灸治療。
  
  (四)當發現扭傷較嚴重時,可用1%~2%普魯卡因5~10毫升局部封閉,要固定數周。如踝關節脫位或撕脫性骨折時,需手法重定和石膏固定4~6周。此種情況要送患者到醫院及時診治。

http://www.yitongsport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一統羽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